一、羊羔離群迷失:
目前台灣有多少人?而長老教會的信徒有多少人?
五十年前如何?教徒有否按照人口成長比率增加嗎?佛教在台灣已有400餘年歷史,基督教只有140年歷史,台灣民眾認為基督教是外來宗教不容易接受,我們已不能與人口正比例成長基督教徒, 但應設法防止基督教徒子孫的離群迷失。
如果有人調查統計目前基督教子孫的離群迷失情形,相信其數字可嚇人的,其原因何在?:
1.求學 ( 高中、大學 ) 離開父母家庭無人引導,疏遠教會。
2.就職在他鄉,無人勸誘,教會只會說:歡迎您來,就沒下文 了!只靠自動 自發去參加禮拜。
3.婚姻已非父母能做主的時代,嫁給非基督徒家庭或嫁娶非基督教徒為夫妻。
大家思考一下如何去防止,羊羔的離群迷失。
二、佈道:
小時候常常和父親一起到鎮內各部落集會所去怖道,昔時家庭收音機不多、電視機還沒有出現,所以佈道會還有人出來消涼,聽聽牧師的佈道。
以前常常有外國片,有關基督教電影或電視影片,對宣教不無幫助。最近電視節目有基督教講道,但不生動硬梆梆怕收視率不會高吧!教會一切活動對教會內會友舉行,對外的活動不多,為何不對外多宣教來吸收新教徒, 增加得救人數。以目前社會環境而言,宣教工作隊信徒能夠做甚麼呢?吸收成年人是不能,因其觀念思想已固定,只對青少年下工夫才能事半功倍,青少年喜愛音樂,馬偕博士當年宣教是利用聖歌隊進入部落社會,我們也將已有的聖歌隊進入各社區,選好野外地點及好時間,固定的經常舉行野外聖歌演唱會(分發歌詞單),以吸收青少年興趣而勸誘他們信基督教,如果這樣全台灣各地社區經常可以聽到優美的聖歌,可以美化社區,我五音不全,但會做粗工分發傳單。
三、我是基督教徒:
幾年 前南投區松年團契到水里參觀蛇窯,我受黃添財長老之託,拿著「長老教會」的旗子帶領南投教會團契,來往人群看到旗子都叫長老教會,我就回答:是的!我們是 長老教會,您好!我的心理無比的快樂,自覺身為教徒的自尊。如果經常身上有基督教徒的徽章多好,大家都認識您是基督教徒,您是基督教的代言人。
如果基督教徒的門口都有標誌,也不知道有多好,厝邊隔壁都認識這一家是基督教徒,您是世界的光,地上的鹽,可以榮耀主的名,夏天睡不好,夢東夢西,老人的毛病吧!?
四、門戶開放與社區民眾連結一體:
聖 誕節教會有慶祝活動,找朋友去參加,朋友說教會是您們的,我們不好意思去,為何教會一般民眾不親近呢?平常教會大門關緊,一般民眾視為特別地區,連進去看 看的興趣都沒有,這樣如何去宣教呢?教會與社區隔絕,教會一切活動均只對教會內的會友而舉行,不對外社區民眾活動,長老教會要保守到幾時?以人口成長比 例,長老教會會友人數成長多少呢?據說洗禮人數每年減少,甚欽佩早期傳教者的精神,大家一起來設法增加得救人數吧!
聖誕節、復活節、母親節、父親節等,到社區去舉行慶祝活動與社區民眾一起慶祝而可宣教,教會可否提供為社區民眾活動場所,如此民眾可親近教會,了解基督教而可宣教。
五、有關基督教會書刊太少了:
教 會會友還得牧師的講道才能了解聖經所寫的意義,一般民眾更加困難了解聖經。為介紹基督教給朋友,到一般大書局去找有關書刊,在書局宗教櫃中一看都是教的書 刊,好不容易找到「聖經故事」兩本,教育發達的現在以文字宣教是不可欠缺的,要以深入淺出方式多發行書刊,使一般民眾了解基督教,進而來信得救。
以上是老人吃飽無事做,做做白日夢!!
◎ 作者:李太矜、台南新化人、畢業於日據時代屏東農林學校、獲台灣
總督府獸醫免許證,戰爭時期曾任職於海南島日本海軍司令部
家畜血清製造所,之後任職省府農林廳,曾受推薦至日本出席
國際畜產獸醫會議、考察。
李先生被讚譽為【推動台灣獸醫畜產頁發展之手】,雖已退休多年
平日仍運動網球、撰寫文章、擔任安養院志工等。
...
read more